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3-29 00:19:17 作者:

【推荐】幼儿园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幼儿园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游戏名称:买水果。

  游戏目的:熟练掌握9以内直加直减,提高心算能力。

  游戏准备:水果若干种类,上有9以内直加直减的算式题。

  游戏玩法:

  1、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买水果,做对水果上的题目就能买到水果,看谁买得多又快。

  2、爸爸参加,妈妈当裁判;妈妈参加,爸爸当裁判。

  附:限时听心算和看打算。

  2 3 3 7 9 2

  1 1 - 2 - 5 -7 5

  5 5 6 1 - 2 - 6

  - 7 - 6 2 5 4 3

  6 - 2 - 5 1 5 5

  —— —— —— —— —— ——

  对家长的话:

  祝贺您的孩子在本学期取得的进步,学会了9以内数的认识和直加直减珠心算,这与您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老师深表谢意!

  下学期,我们要进入百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的直加直减,要建立两档的珠映象了,是有一定的挑战哦,希望家长您能继续配合我们的教学,让孩子学有所获。

  我们下学期再见了!

  回家练习: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B面的四笔、五笔9以内数的直加直减。

幼儿园教案 篇2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在儿童乐园里玩吗?李老师昨天也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照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

  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数一数。

  1、让学生数图片上的物体的个数。

  (1)、师: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① 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② 再发表意见。

  (2)、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

  ① 让小朋友举手发言,对说得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② 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③ 鼓励学生到屏幕前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3)、在说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个数。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

  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

  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

  2、对照小图,数一数,说一说。

  (1)、出示图1。

  ① 让学生说出图中有几个滑梯?

  ② 还可以在大图中找一找他们在哪里。

  ③ 指出有几个就在下面点几个红点,表示几,幼儿教案《数一数》。

  (2)、图2至图6都以以上的方法教学。

  (3)、教学图7、图8。

  ① 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红点。

  ② 再让学生想一想,有7个红点,就是说图中的东西应该是几个?

  ③ 找一找,在大图中什么东西有7个?小图里应该是什么?

  (4)、教学图9。

  ① 数一数有几个气球。

  ② 有几个东西就在下面点几个红点,有9个气球应该点几个红点呢?启发学生从形象的图画到抽象的认识。

  (5)、最后一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

  ① 启发学生图中的物体应该是几个的。

  ② 小组讨论,认为图中应该是什么。

  ③ 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1、联系周围,说说教室里的东西有几个,看谁说得多,说得好。

  (1)、先让学生找一找,想一想。

  (2)、可以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3)、发表意见,看谁说得好。

  (4)、对于说得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或奖励。

  2、让学生数数,从1数到10。

  (1)、先自己数。

  (2)、在跟同桌一起数。

  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数,并说说可以用几个红点表示。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能告诉给老师吗?

幼儿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微笑》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两幅表情图:一幅为哭泣的表情,一幅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等。

  重难点:

  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过程

  1.看表情图。

  ――教师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让我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2.欣赏故事第一段。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第一段。为什么小蜗牛很着急?

  ――小鸟、大象、小兔为朋友做了什么?朋友感到怎么样?

  ――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像并讲述。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

  ――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

  ――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

  ――朋友们喜欢微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

  4.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时刻提醒自己为朋友带去快乐,另一标志则送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幼儿园教案 篇4

  一、内容与要求:

  1、通过活动体验帮助小鸡和小鸭的快乐,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 助。

  2、积极动脑,大胆想象,并能用清楚响亮的声音讲述。

  活动准备:

  1、孩子前期经验 ·认识小鸡和小鸭,了解它们的不同外形特征和习性。 ·喜爱小鸡和小鸭,在饲养照顾它们的过程中建立了较深的朋友之情。

  2、环境材料创设 ·故事《小鸡和小鸭》、根据故事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笔记本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主要问题: ·幼儿园的饲养角来了哪些动物朋友? ·我们为小鸡小鸭做了什么事? (说明:引导幼儿回顾前期经验,为下个活动作情感铺垫。)

  二、设疑交流

  1.分解讲述故事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提问 (说明:教师在课件制作中,预想到多种情况并制作做出相应画面,点击可出现。) 主要问题: ·小鸡不会游泳怎么过河?(说明:开放性问题鼓励孩子积极动脑。) ·小鸭会用什么办法帮助小鸡?(说明: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大胆想象。) ·小鸡和小鸭来到草地上,发生了什么事?(说明:简单问题引导孩子清楚响亮的声音说。) ·有什么办法把小鸭救上来?哪个办法最好?(说明:引导孩子发散思维,大胆讲述自己的办法,通过讨论找出最适合的办法。) ·如果掉进坑里的是小鸡,能用这个办法吗?为什么?(说明:运用试误法,引起孩子思考。)

  2.完整欣赏故事(说明:教师关注孩子倾听过程中情感的投入。)

  3.情感提升 主要问题: ·你们喜欢小鸡和小鸭吗?为什么? ·你们还帮助过哪些小动物?怎么帮助它们的?(说明:与低结构问题衔接。)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学习律动《采茶》,加深幼儿对这一民间音乐的印象,并体验江南人民采茶时的喜悦心情;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2、 学习采茶动作: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

  3、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学习采茶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拍采茶。

  活动准备:磁带、茶叶。

  活动过程:

  1、 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引出新授。

  师: “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知道茶叶是什么季节采摘的吗?”;“现在是什么季节?;“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茶园采茶,你们想不想去呀?”

  2、教幼儿律动《采茶》的过程。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采茶动作要领:大拇指与食指相捏的同时,手臂略弯曲并有后缩的感觉,眼睛一定要看着手。(为了能喝到又鲜又香的茶叶,人们通常都是采树尖上的叶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捏。)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篮中,眼睛同样要看手。

  3、教幼儿律动要领。

  引导幼儿用语言编出采茶动作的要领:

  左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右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

  连采几片放进来,连采几片放进来;

  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

  太多了,两只手一块采了放进来。

  4、 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后,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的表演律动,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的兴趣。

  提示:让幼儿生动、活泼的表现动作,充分感受采茶时的喜悦心情。

幼儿园教案 篇6

  主题名称:快乐的

  课题名称:踩高跷

  活动目标:

  1、知道踩高跷是欢庆“元宵节”的一种民间习俗。

  2、尝试踩高跷,发展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1、踩高跷录像或挂图。

  2、欢快喜庆的音乐

  3、每人一副用易拉罐和粗皮筋做成的小高跷。

  活动流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欢庆元宵节的,元宵节有哪些活动呢?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了解踩高跷是欢庆“元宵节”的一种民间习俗,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技艺表演,由舞蹈者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表演,深受人们喜爱。)

  二、观看录像,让幼儿观看全国各地的人们是怎么踩高跷来庆祝新年的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1、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来表演呢?出示自制小高跷,让幼儿认识,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做的?先高跷。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体验初步踩高跷的感觉。(对于胆小的幼儿,可以让其两人结对,一个踩高跷,另一个搀扶帮助其保持平衡慢慢尝试。)

  三、探索尝试踩高跷

  1、今天森林里有一场特殊的元宵晚会,踩高跷比赛,你们想去参加么?呀!我们去这么多人,可狮子王说了要看看我们班谁最会踩高跷就选谁去?我们一起练好本领去参加好不好?

  2、音乐《火车开了》做准备活动,让我们的全身都活动起来,踏上我们的小火车,出发了……让幼儿动起来,重点活动脚腕手腕。

  3、请幼儿自由练习踩高跷。

  怎样才能走的又快又稳呢?请幼儿自由练习尝试怎样走得稳,走得快。让幼儿及时走得稳走得快的诀窍。请个别走得稳的示范引导幼儿发现动作要领。

  4、幼儿自由交流踩高跷的感受,进一步尝试。

  四、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想要站得稳必须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然后再尝试走动,在走动的过程中,要保持身体平衡,如果身体失去平衡,赶紧从高跷上下来,如果摔倒,要及时用手撑住地面,避免磕伤面部和头部,想要走的快,必须双手拉直绳子,要想的胜利眼睛一直向前看。

  五、游戏

  “踩高跷”比赛,把幼儿分成两组,看哪组走得好,走得稳,经验,结束活动。

  孩子们都练习得很好了,狮子王说了我们都通过他的考验了,一起带着我们的高跷去参加元宵晚会吧,出发了。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制作动画画面。

  方格纸(白色)1张,黑色大纸1张;

  文件袋20个(用剪裁成条状的即时贴将塑料文件袋制作成表格状),泡沫垫20个(正反两面均用记号笔画成格子图样);

  大蝴蝶1只(立体),蝴蝶即时贴粘纸入手1份。

  活动目标

  体会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在位置群的观察判断中,鼓励幼儿尝试探索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他物体的准确位置。

  了解幼儿常用的空间位置的判断标准,鼓励幼儿能在已有的“上、下、左、右”以及“横、竖、斜”等方位的基础上,结合数字(第几排第几格)对位置进行判断。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蝴蝶飞到哪里——有关方位词的运用与铺垫。

  手指游戏:小手变蝴蝶,听指令上、下、左、右飞飞,横着飞飞,竖着飞飞,等等。

  出示蝴蝶,猜测:蝴蝶找谁做朋友,会停在什么地方?

  2.一个固定位置的确定与表达:蝴蝶停在哪里。

  (1)展示和提问。

  教师将蝴蝶停在设计好的背景中一块空出的方格上,揭开小方格上的黑色蒙纸。

  ①蝴蝶停在哪里? (幼儿回答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相应的手势动作对应具体的位置进行即时评点和印证。)

  ②蝴蝶位置只有一个,为什么小朋友的说法那么多?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所以同一个位置也有不同的说法。

  (2)交流和讨论。

  ①怎样观察比较方便?

  ②怎么说容易让人听明白?

  ③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我们把我们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说清楚?

  (3)小结和提升。

  靠“边”观察起来简单;说出我们的观察方法——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用我们学到的数字说出位置——“第几横排、第几格”或是“第几竖排、第几格”。

  (4)蝴蝶移位练习。

  ①看看蝴蝶飞到了哪里?在第几排的第几格?又飞到哪里去了?

  ②你们猜出来他为什么这么观察?方便在哪里?

  3.动手操作:一群蝴蝶一起飞——位置群的确定和表达。

  (1)观察表达。幼儿教育网

  看看又飞来了几只蝴蝶?蝴蝶还会变队形呢!你看出它们变出了怎样的队形吗?你能看出它们在格子中排列的位置吗?

  (2)操作探索。

  指导幼儿拿出画袋加工成的操作材料(见图3),引导幼儿对照教师给出的模型,将3只蝴蝶摆放粘贴在画袋上。

  要求:请你跟我这样飞!

  提醒:注意蝴蝶的颜色、队形、位置和老师的都一样哟!

  (3)追问反思。

  你是怎么找出3只蝴蝶的位置的?需要每一个都看清楚是哪一格、哪一排(或第几排、第几个)吗?为什么?

  小结:有时候,我们要1只1只地找位置;有时候,我们只要找出其中1只蝴蝶的位置,再看其他两只蝴蝶与这只蝴蝶的距离,就能够知道这两只蝴蝶的位置在哪里。

  (4)操作练习。

  ①请你跟我这样飞。教师引导幼儿对照所给范例,将贴纸蝴蝶粘贴于所示的文件袋中相应的位置上。

  ②回忆和讲述:蝴蝶排成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怎能又快又对地找到位置?什么样的队形我们找位置时比较难?谁有办法不被难住?

  ③总结和评价:有顺序地观察——横着看,或者是竖着看;将学到的数字朋友用起来,比如第几排、第几格;找准一个位置,再接着一个一个找其他的位置,等等。

  4.身体总动员:跳舞毯游戏。

  (1)音乐背景起——听,这是什么音乐?听到音乐你想干什么?

  (2)出示泡沫板制作的跳舞毯——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跳舞毯”,猜猜我们今天怎么来玩这个“跳舞毯”的游戏?

  结合制作的课件小结:音乐一停,屏幕上的格子中就会有五角星,两颗五角星停在哪里,你的小脚也要停在哪里。

  (3)开展游戏活动。

  注意:引导幼儿将脚下的跳舞毯调整成与屏幕上的方形格子位置一致的状态;引导幼儿思考当两颗星变成3颗星或4颗星时,孩子怎样来用动作表示星星的位置——加上手、头的动作,等等。

  (4)放松活动。

  活动即将结束,教师组织引导孩子们将泡沫垫子收起来时,孩子们依依不舍:“老师,你再让我们玩一会儿吧!”也有的孩子进行着自发的交流和互相补充:“(格子里)靠边上的星星最好找,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难找的星星。遇到难找的星星时,我就去找简单的星星看,一看,难的也不难了……”“我知道是第几排第几格,可是我跳的时候先是随便一跳摆个造型,然后就慢慢地数着看,再改过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