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精选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有益的学习经验:
初步认识水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和无嗅。学会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
准备:
玻璃杯,清水,牛奶,硬币等。
活动与指导:
1、嗅觉游戏。教师把装有清水、酒、醋的瓶子放在幼儿面前,请幼儿来闻一闻,判断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2、味觉游戏。教师请幼儿尝一尝,说说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3、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仔细来观察。”
(1)教师拿出两个玻璃杯,在一个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另一个玻璃杯中倒入牛奶。
(2)教师把两枚硬币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中,请幼儿观察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看不见,而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能够看见?
(3)教师总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所以放在里面的东西我们都能够看见。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知道常用的沐浴的名称、功用和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电子资源:《洗澡用品多又多》。
2.洗澡用品实物或空瓶,如沐浴露、洗发水、洗面奶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洗澡用品,请幼儿讨论洗澡用品的名字及其功用。
1.夏天很热,容易出汗,弄得身上臭臭的,浑身不舒服,该怎么办呢?
2.洗澡是一个好办法。洗澡会让我们变得很舒服。
3.你知道洗澡时要用哪些东西吗?
二、教师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各种洗澡用品的图片,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1.请幼儿认识各种洗澡用品。
(洗澡用品有很多,有清洁身体的洗发精、沐浴露、香皂;有辅助工具毛巾、海绵、沐浴球等。)
2.请幼儿谈论各种洗澡用品的使用方法。
(1)浴盆怎么用?(可以坐着洗也可以躺着洗)
(2)怎么洗才洗得干净?
(3)你是怎么变出泡泡的?
(将沐浴露或香皂倒(抹)在沐浴球、海绵上,搓一搓让泡泡变得多又多。)
(4)背上洗不到怎么办?
(5)这些洗澡用品是什么用的?(请幼儿演示使用方法)
(6)洗澡真快乐啊。最后别忘了将泡泡冲洗干净,用浴巾擦干,否则容易感冒哦。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小动物的进食习性。
2、学会关心和爱护动物。
3、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互动桌
3、动物小筐、
4、食物图片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常见小动物的进食习性。
活动难点:给小动物喂食,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设计意图
教师指导幼儿表现多媒体运用
(一)、激趣导入
(二)认识动物朋友
(三)了解常见小动物的进食习性
(四)给动物喂食
(五)、小结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农场里有一些小动物在做什么?那我们一起和小动物玩吧?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动物的名称。
我们一起看一看这是谁啊?你想和谁当好朋友啊?
3、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表述动物最喜欢吃哪些食物?
小动物们说肚子有点饿?怎么办?这里有一些什么食物,我们来看看小猫,小狗,小兔,小鸡最喜欢吃些什么?”
4、教师介绍材料,玩法,规则将食物放到动物小筐中进行喂食。
听口令进行游戏
5、小结。
刚才谁跟xx(小动物)做好朋友了?
你怎样和它做好朋友?
你请它吃了些什么?它喜欢吃吗?
1、幼儿进入情境幼儿观察图片,表达自己的感受。
2、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动物,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3、幼儿思考帮助动物们的方法,用互动桌中托拽的方法找到动物最爱吃的食物
4、幼儿使用操作食物材料给动物喂食。
5、幼儿积极与教师互动说出动物最喜欢吃的食物。
出示课件图片2出示课件图片2出示课片图片,3,4,5,6互动桌出示操作材料出示课件图片7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时间:
6.14
活动名称:
科学:夏天真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自然变化的特点,以及人们活动的情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活动准备:投影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室外观察夏日景色,且稍活动,让幼儿感觉夏天天气的特点,自由讨论:小朋友,刚才在室外活动感觉怎样?摸摸自己的头上、身上有什么东西出来了?
2、幼儿学习讲述夏季的天气特点。
3、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要求。
师:夏天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会怎样呢?小狗会怎样让自己凉快呢?水牛有什么凉快的好办法?
4、指导幼儿讲述人们在夏天的活动。
师: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穿什么衣服?人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哪儿去玩?
5、小结夏季特征,教育幼儿在夏季要注意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后记夏天真热,幼儿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活动之前,我利用晨间时段鼓励幼儿观察夏季的景色、人们的穿着、气候的特征,当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他们在活动中就有话可说。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在与同伴的语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水果照相馆”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苹果、桔子、香蕉、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名称、颜色、味道,教学过程中幼儿听的十分认真,在回答问题时也十分积极勇跃,教学活动中幼儿们表达了对水果的喜爱之情,整个活动中让学生拥有了宽松而又富有高涨热情的说话的愉悦氛围。
活动目标:
1、喜欢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并了解其典型特征。
2、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幼儿带1-2样水果来园,盛装在大篮子里或用一块大布盖好。
2.各种水果的图片或照片若干。
3.各种水果的粘纸。
4.裁剪好的做相框用的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1.以水果照相馆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看看哪些水果来拍照了。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苹果、橘子、香蕉、梨等)鼓励幼儿正确说出其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水果的典型特征。如:我们来看看,**小朋友带来的是什么水果?(苹果)和苹果娃娃问个好吧!苹果娃娃长得什么样?有谁吃过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我们给苹果娃娃拍个照吧!(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做照相机的样子)
3.向幼儿介绍几种比较特殊的水果,如猕猴桃、芒果、椰子等,让幼儿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如:这位水果娃娃是谁?(猕猴桃)你们愿意和它握握手吗?(感受猕猴桃表皮的粗糙和毛茸茸的特征)
二.扮演水果娃娃。
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粘纸粘在额头上,扮演自己喜欢的水果,拍一张“集体照”。
三.为“水果”照片制作相框。
1.照片“冲印”好(出示各种照片或图片)后,激发幼儿产生为水果制作相框的愿望。
2.幼儿制作,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幼儿粘贴时不要把水果盖上,只装饰边缘。
3.把制作好的想矿布置在活动室墙面。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并且了解动物与人一样也有家,有自己的生存环境。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初步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家》
2、山林,土壤、草丛、水的大挂图
3、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并思考:
(1)课件中有哪些小动物?说出动物的名称
(2)这些小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都在什么地方?
2、再次播放交互式白板课件,呈现不同动物居住场所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是谁的家?并把相应的小动物送回家。
3、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如:山林——狮子,老虎,熊猫等。
土壤——蜗牛,蜈蚣等
水——鲨鱼,鱼,虾等
4、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回自己的家,再次加深幼儿对不同动物的不同居住环境的印象。
5、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小动物的家遭到破坏的情境,请幼儿讨论:
“如果小动物们失去了家,会怎么样?”
——动物失去场所,会面临死亡。
——所以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们的家,让小动物们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6、参与操作课件中的交互式游戏,指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送给他们小红花,哪些是错误的,及时进行制止。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菠萝学名凤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菠萝树上。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和爱吃的一种水果。在孩子们的眼里,菠萝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它的果实总和密密的叶子连在一起、它的表皮特别的粗糙、吃到它的果实有点困难……为了和孩子们一起全面的了解菠萝,我们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依靠感官的观察、了解正确的削菠萝方法等活动过程,幼儿在猜猜、玩玩、看看、吃吃中充分感知菠萝的特性,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观察探究能力,提高幼儿了的感知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认识菠萝的特性。
2、在观察、交流中,了解削菠萝的正确方法。
3、幼儿在活中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菠萝,一份削好的菠萝。
2、菠萝拼图四张,观察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回忆感知菠萝的特征。
1、猜谜语
师:“今天我们小六班来了一位水果客人,想知道它是谁?”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谜,发现这种水果是菠萝。
2、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猜出它是菠萝的?幼儿自由回答。
二、玩菠萝,感知菠萝外部特征。
1、玩菠萝
幼儿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充分探索菠萝的特征。
2、讲菠萝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
(菠萝的皮很粗糙,摸上去有刺,叶子上有刺,叶边有锯齿,硬等)
3、削菠萝
菠萝为什么又重又硬?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
请出水果超市的叔叔,当场示范削菠萝――观察第一步:去表皮,第二步:去疙瘩。
在看削菠萝时,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因为菠萝表皮又厚又硬,凹凸不平,所以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削。
三、吃菠萝,品尝菠萝果实的味道。
1、泡菠萝
师问:菠萝削好了,我们可以吃了吗?
为什么切好后菠萝必须经盐水浸泡才能吃?
2、吃菠萝
幼儿品尝,讲出味道酸酸的,甜甜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说明: 小2班一共有30名幼儿,除了3位幼儿有过上学经验,其余全部是第一次上幼儿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小,观察水平较低,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对多种材料的比较探究和细致观察有困难,不善于整体或多角度地去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因此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应简单、直观、有趣,以引发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饶有兴趣地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而孩子们都很喜欢会转动的东西,而风车又是他们熟悉和常会接触到的`物品,因此孩子不但不会感到陌生,并且还会十分感兴趣。因此为了让孩子既能玩道风车,又能激发幼儿对探索风车的兴趣,所以我决定开展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自然现象--风的存在,知道风能使风车转动。
2、通过玩风车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用拨、跑、甩、吹等方法使风车转起来,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对风车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风车、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玩风车,初步获得让风车转起来的经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1、教师出示风车,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请小朋友和我玩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
2、教师提问如何能让风车转动,请幼儿思考。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1)观察孩子探索风车的玩法,总结典型的玩法。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发现。你的风车宝宝是怎么转起来的,快告诉小伙伴吧!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4、引导幼儿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玩风车的发现。
(1)让孩子停止玩风车,坐下来休息。
教师:小朋友带着风车宝宝回家了。你们看老师的风车宝宝多听话,我叫它停它就停,叫它休息它就休息。小朋友你们的风车宝宝听不听话,我们也让它休息下吧。小朋友和风车宝宝玩的开心吗?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并演示自己的玩法,教师:"你是怎样和风车宝宝玩的?"请幼儿演示给同伴看,同时请同伴一起尝试风车的玩法。
(3)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知道用嘴巴吹吹,用手拨,迎着风跑、顶着风推、甩、用手搓等方法让风车宝宝转起来。风车宝宝可高兴了。他们要跳集体舞给小朋友看呢!
二、多观察,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风车的兴趣,拓展幼儿的思维。
1、教师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可以让风车转起来,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出示小风扇,给幼儿吹风,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并利用风使风车转起来。
3、幼儿相互讨论。
提问:人不跑动,风车会转吗?怎么才能转起来?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风扇可以让风车转起来。
4、教师:请小朋友们拿好我们的小风车,用刚才我们想到的方法和风车宝宝开心的玩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简单了解鱼儿生病的特征。
重点难点:
学习仔细观察鱼儿,了解鱼儿生病的特征。
活动准备:
教室内的鱼缸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向幼儿介绍鱼儿生病的样子,请幼儿在每天观察鱼缸里的鱼儿时,如果发现生病的鱼儿要及时告诉老师,教师及时给鱼儿喂药。
1.生病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
2.生病的鱼儿身上会有白斑,身体会发生倾斜,好像游不动的样子。
三、说一说
为什么鱼儿会生病?怎样让鱼儿健康,不生病?
四、小结。
活动反思:
大部分幼儿不知道鱼儿生病是什么样子的,看到生病小鱼的图片,小朋友们都特别着急,纷纷问道:老师,怎么办呢?老师,可以给小鱼吃药吗?一个个表达着对小鱼的关爱,知道喂药后小鱼会好起来,一个个又绽放了笑脸,希望我们班的小鱼不要生病。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目标
1.喜欢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并了解其典型特征。
2.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准备
1.请每位幼儿带1―2样水果来园,盛装在大篮子里或用一块大布盖好。
2.各种水果的图片或照片若干。
3.各种水果的粘纸(数量略多于幼儿人数)。
4.裁剪好的做相框用的各种彩色纸条。
过程
1.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以水果照相馆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看看哪些水果来拍照了。
――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苹果、桔子、香蕉、梨等),鼓励幼儿正确说出其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水果的典型特征。如:我们来看看,XX小朋友带来的是什么水果? (苹果)和苹果娃娃问个好吧!苹果娃娃长得什么样?有谁吃过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我们给苹果娃娃拍个照吧! (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做照相机的样子)
――向幼儿介绍几种比较特殊的水果,如猕猴桃、芒果、椰子等,让幼儿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如:这位水果娃娃是谁?(猕猴桃)你们愿意和它握握手吗? (感受猕猴桃表皮的粗糙和毛茸茸的特征)
2.扮演水果娃娃。
――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粘纸粘在额头上,扮演自己喜欢的水果,拍一张“集体照”。
为“水果”照片制作相框。
――照片“冲印”好(出示各种照片或图片)后,激发幼儿产生为水果制作相框的愿望。
――幼儿制作,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幼儿粘贴时不要把水果盖上,只装饰边缘。
――把制作好的相框布置在活动室墙面。
建议
1.常见的水果和比较特殊的水果具有地域,性和相对,性,如芒果、椰子在海南是常见的水果,而到了北方就成了比较特殊的水果了。
2.现在的幼儿知识经验都较丰富,介绍常见的水果可由幼儿自己来介绍。
当幼儿介绍自己拿来的水果时会有一种自豪感。
3.活动可延续为一个半日活动。前半部分介绍各种水果,尽可能让幼儿充分了解;后半部分让幼儿为水果照片制作相框,用来布置和装饰环境。
4.若照片较难收集,可用各种画报或宣传广告图片来代替。
5.将带来的水果保存好,以便下一个活动继续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