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推荐】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本目标从认知、能力、情感等多角度确立,内容涉及社会、健康、科学、美术等多个领域,力求 "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
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 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 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3) 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认识目标:认识几张常见的卡,了解卡与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进行角色游戏,幼儿能够正确使用卡。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遵守活动场所秩序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幼儿自带的一张卡。并已经了解自己所带卡的作用。
场景布置:超市,医院,理( 发店,和银行等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师:这是什么呢?(接送卡),接送卡有什么作用呢?
(请幼儿大胆说一说)
教师:接送卡是爸爸妈妈接送孩子的一种凭证。爸爸妈妈拿了接送卡才能进幼儿园,才能进教师把你们接走,同时你们也要记得提醒爸爸妈妈不要把卡丢了,不然坏人捡到了,就把把你们给借走了。
二、请幼儿说一说“我带来的卡”。
师:刚才那个是接送卡,小朋友们也带来了卡,你能说一说你带的是什么卡,它有什么作用的呢?
(请幼儿畅所欲言。并引导幼儿正确引导描述多种卡的作用)
教师要补充幼儿所说的卡的作用。重点介绍卡的作用。理解卡与生活的关系。
(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一些铺助性的提问:比如为什么要有银行卡呢?)
:小小的银行卡里就有很多的钱,随时随地在银行一刷,输入密码,我们就可以取到钱了,就不用去任何地方都带上钱,这样又安全有方便。说明高科技是越来越先进了!
电话卡也给我们很大的方便,当我们有急事时,我们看到了电话机,我们就可以随时打电话了!
会员卡,在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少了很多的钱,也带给我们生活很多的方便。
三、教师根据情况,介绍一些孩子没有见过的卡。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了很多的卡,这老师这里也有很多的卡,看看你们认识他们。他们有什么用呢?带给我们生活那些方便呢?
教师出示卡片,然后介绍卡片的用途。让孩子们更加清楚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重点介绍:交通卡,房卡,就餐卡,游戏卡等。
四、让幼儿玩游戏。
师:卡的做还真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那小朋友们想不想来使用这些卡呢?恩!那好,班里的爱心银行和爱心超市,和爱心医院都开张了,想去吗?那是不是你们拿着的卡能随便进一个地方啊?对了,你们要看清楚你们的卡是干什么用,然后再拿着你们的卡去你能去的地方,你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哦!
(教师指导幼儿正确地使用卡,要求幼儿要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教师幼儿的活动,提出活动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纠正其问题。
五、请幼儿有有秩序地收拾好用具,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3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标志总动员》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的能力,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标志,当心触电当心中毒禁止烟火,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安全《安全标志总动员》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的能力
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标志,主要认识:当心触电当心中毒禁止烟火
4.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知道发生火灾以后简单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安全标志图片一套
3.挂图四幅
4.布置好"安全图片展览"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多媒体课件会说话的标志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刚才谁在说话,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安全标志)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这样的标志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所以需要我们去认识它,小朋友看--它来了(大屏幕出现标志娃娃:小朋友们好!我是标志娃娃,今天我带来了好多的朋友,它们都藏在活动室里,你们能找到它们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老师和你们一起找,你能告诉老师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吗?是在小椅子上面还是下面找到的?
2、基本部分:认识安全标志
师:小朋友我们坐下来和你的标志朋友说说悄悄话,看他叫什么?
提醒我们怎么做?也可以把你标志朋友的名字告诉你的好朋友。大家互相说一说。动脑筋想一想。(小朋友自由讨论一分钟)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你的标志朋友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来认识他(请三个小朋友上来介绍自己的标志朋友)这么多小朋友都想上来介绍你的朋友,这样吧请大家也把你的标志朋友送到磁力板上,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认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把颜色一样,形状一样的标志朋友放到一排,如果有两个一样的我们只留下一个就可以了。(老师和幼儿一起来认识安全标志)
小朋友看标志娃娃也把标志朋友请到大屏幕上来了,刚才有几个标志娃娃来晚了,我们没有认识过,你能找到吗?(幼儿寻找,老师操作多媒体找出三个标志:当心触电当心中毒禁止烟火)
当心触电:警示我们这里有电,危险,告诉我们小朋友不要用手摸更不能进去玩,要远离这个地方。
当心中毒:提醒我们这里的物品有剧毒,千万不能用手去摸。
禁止烟火:告诉我们这里堆放的物品都是易燃物品,禁止在这里点火,抽烟,放鞭炮。否则会发生火灾。
小朋友,火灾可怕吗?无情的大火能吞掉一座座房屋,让人们无家可归,大火还能吞没一片片森林,让动物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大火还能烧死人和动物,让我们感受痛苦,所以火灾太可怕了。小朋友,万一我们身边发生火灾我们该怎么办呀?(幼儿自由回答)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请小朋友思考:如果我们身边发生小火,该怎么办?(用水扑灭用脚踩灭用厚的东西压灭)万一小火变成了大火该怎么办呀?(立即告诉大人,打火警电话119等)如果放生火灾以后我们被困在屋子里该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用湿毛巾湿衣服把门缝堵住不让浓烟进屋子,然后打开窗户,拿出最鲜艳的衣服大声呼喊:救命呀!人们听到喊声就会来就你。我们看大屏幕上的朋友是怎么做的?(出示大屏幕让幼儿模仿用湿布堵住嘴弯腰逃离火场的办法)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安全标志。还知道了发生火灾以后怎么办?我们不仅保护了自己而且还要学会帮助别人。这里有几幅画很多有危险的地方都没有安全标志。我们给它贴上安全标志,这样别人走到这里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幼儿分成4组给设计好的场景贴安全标志,最后老师带领幼儿总结讲评)
3、结束部分:参观安全图片展览
今天小朋友表现的都很棒,以后小朋友平时要注意观察你生活的周围还有那些标志,提醒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标志图片展览,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以后我们也要做小小设计师,来设计更多的标志。
活动反思:
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成人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本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社会活动“有趣的标志”等。让幼儿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了安全意识。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每天喝水时,小朋友能主动地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也会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了,通过设计标志小朋友也会自觉规则。
在活动开展的同时,活动的设计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课程教案的设置、幼儿在活动中的讨论、教师的引导提问不充分等都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在活动设计的初期,我应根据班级的各项情况制定相关的活动教案,课程的各个环节,多进行思考,以便开展更多优秀的教学活动。
小百科:总动员,一是国家把全部武装力量由和平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并把所有的人力、物力动员起来以备战争需要的紧急措施。二是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动员全部力量。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相应的策略。
2、通过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了解这样玩的危险性。
3、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感受自我保护过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师出示图片,问:请大家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这样玩好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大家猜一猜,如果这些小朋友这样玩,可能会怎么样呢?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测,并说出后果和危险。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他比较危险的行为。
教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玩的方法比较危险呢?这样玩为什么有危险呢?
通过讨论帮助幼儿了解集中不安全的玩法,认识到它们的危险。
教师讲事例让幼儿说一说,这样玩好吗?
一天放学后,小明和小刚在马路边上踢足球。玩了一会儿,球骨碌碌地滚到马路中间去了。这时候刚刚有一辆车开过来,司机看见一个小孩子过来捡球,马上刹车,但还是把小明撞倒了。小明吓得脸色煞白,哇哇大哭。警察叔叔连忙过来抱起他说:"以后不要再在马路上踢球了,这样一来太危险了。"小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提问:小明和小刚这样玩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样玩才不会有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怎么玩才可以使自己比较安全?
教师:刚才,我们说了许多玩的方法和玩的东西都比较危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玩呢?应该玩些什么呢?怎样让自己比较安全呢?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
4、学习了解自我保护的`策略
教师带领幼儿到教师外面玩大型玩具,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体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教师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示范、提醒幼儿加强自我保护,教育大家如何保护自己,并学习相应的策略。
活动反思:
1.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活动内容已被幼儿理解、尊重、接纳。有适度的自由空间,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师幼配合情况良好,教师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2.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本次活动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能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很好的意识在安全的地方玩耍。
小百科:危险是警告词,指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还有是一些机械类的危害。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知道他们的含义。
2. 运动观察、描述等方法感知安全标志的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归类。
3. 感受安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 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标志。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操作材料,教学挂图《有用的安全标志》。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安全出口指示安全标志。
2. 创设模拟情境
3. 准备一些卡片、标志笔
4. 幼儿和家长事先收集一些安全标志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幼儿参观幼儿园里教室、厨房、户外场地等场所,发现那些地方可能有危险。
教师:今天在幼儿园参观,请你们看看这些地方有没有危险
教师总结参观中发现的可能的危险,让幼儿说说怎样才能预防这些危险,引出安全的话题,体验安全的重要。
2. 出示安全标图,师幼观察标志图片的特征,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
教师让幼儿展示事先收集的安全标志图片,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常常看到那些安全标志,这些标志出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意思。
教师出示幼儿操作材料或教学挂图《有用的安全标志》,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标志和我们的安全有关。
分别出示常见的几种安全标志,引导幼儿观察其特征,熟记标志意思。
教师总结:安全标志的特征和含义
为了预防一些危险的事情,于是有了安全标志,他可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外出要学会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安全标志。
(让幼儿说出标志的外形特征有什么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设计代表什么意思)
3. 设计幼儿园各个场所的安全标志,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幼儿操作设计幼儿园户外场地、教师里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的安全标志。
教师:你们觉得我们刚才参观的户外场地,教师里有那些地方可能有危险、你们可以设计一些安全标志,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安全。
4. 展示幼儿设计的安全标志,通过标志的设计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师:将你们设计的安全标志贴在幼儿园户外场地和教师里,提醒大家看标志知道哪些不可以做,哪些是要小心的地方,还有一些行走路线的方向等。
活动延伸:
家长平时带幼儿外出游玩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一些标志符号,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
1.《去公园》视频。
2.《走丢了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
3.《安全小知识》视频、记号笔一支《幼儿用书》大班上1第30~31页。
活动过程:
1.播放《去公园》视频前半部分。今天天气很好,爸爸妈 妈带着玛莎去公园玩。“瞧,他们出发 了.......”(播放故事视频前半部分)
2.边看边提问:突然怎么了?公园人很多,玛莎光顾着去捉蝴蝶,结果怎么样?玛莎走丢了,走不到爸爸妈 妈了,这时她该怎么办?(幼儿积极讨论发表意见)
3.出示《走丢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小朋友们出了这么多主意,那我们看看下面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1)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2)请幼儿说说:这样做为什么是不对的?这样做为什么是对的?(幼儿讨论发表意见)
(3)教师做最后的小结,并请幼儿在图画中画出“√”、“×”。
(4)继续观看《去公园》后半部分视频。
①通过正确的做法,玛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妈 妈。
②我们以后和爸爸妈 妈、家人或是老师出去,我么应该怎样做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③教师小结:我们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④观看《安全小知识》视频。通过视频短片让幼儿了解到更多地安全小知识。
活动延伸:
爸爸妈 妈和孩子可以共同看一些安全方面的小知识。
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平时很多不怎么合群的幼儿,他们也能参与其中跟群体一起完成游戏。他们能领会老师的意思甚至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气氛活跃非常。
小百科:走失,出去后迷了路,回不到原地或下落不明。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7
小猫小狗会伤人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猫小狗会伤人,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事例了解同小动物相处的危害性,知道不能随便逗小动物。
活动准备: 1、录像:一些被小动物伤害的事例
2、小猫小狗凶狠的和可爱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喜欢小猫小狗吗?为什么?
2、组织幼儿看录像,了解小猫小狗的另一面,知道它们会伤害人。
(1)你们知道吗?小猫小狗也会发脾气的。(2)你有没有听过或见过小猫小狗发脾气?(3)它们发脾气的样子还可爱吗?(4)它们发脾气时,会伤害人吗?
3、教师结合有关事例,让幼儿了解小猫小狗也会伤害人。
4、教师小结:
小猫小狗在不发脾气的时候非常可爱,还会帮助我们做事情,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是小朋友会因为好玩常去逗它们,去拉拉它们的尾巴,用棍子去赶它们,这些都会让它们生气。有的人还会抱着它们,离它们很近,在它们突然发脾气的时候躲不开,人就会受伤,因此我们不应该去逗它们,要离动物远一点,这样就比较安全。
5、组织幼儿讨论:
如果我们被小猫小狗咬伤了,应该怎么办呢?
让幼儿了解简单救治的方法:送医院请医生治病,还要注射狂犬疫苗等。
评论